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蓋,總水量約為1.36x1018立方米,但97%的水儲量為飲用海水和苦咸水,僅占飲用淡水的2.53%。淡水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式存在,難以開發。河流和湖泊中容易獲得的淡水僅占世界淡水總量的0.3%。
早在1996年,世界氣象組織就指出,缺水是世界各地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據估計,到2050年,46%的城市人口將缺水。對于水資源稀缺的地區來說,水長期以來不僅是一種生活資源,也是一種戰略資源。由于水資源的稀缺性,水戰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即使在中東,圍繞水的戰爭已經持續了數千年。
隨著淡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淡化地球上豐富的海水和苦咸水以補充淡水資源的短缺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包括我國在內,也在大力推進海水淡化項目的落地。在各種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已成為主流。
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具有脫鹽率高、耐腐蝕、耐高壓、耐污染等特點,經反滲透膜處理后的海水含鹽量大大降低,可供工商業、居民、船舶使用。海水淡化設備采用兩級過濾、兩級反滲透、BWRO+堿脫硼工藝、后礦化等水處理工藝,并配有能量回收系統和純化水灌裝線,可過濾掉顆粒雜質、細菌、水中有害離子等物質,實現海水淡化,可直接飲用。
隨著海水淡化技術的不斷成熟,海水正在成為我國沿海地區生產和生活用水的新“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