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人妻少妇|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久久|午夜影院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環保設備網>資訊列表>“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再生資源行業開年迎利好

企業推薦

更多

“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再生資源行業開年迎利好

2025年01月13日 11:41:09 人氣: 19365 來源: 環保在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4年掀起的“兩新”熱潮,將延續至2025年!
 
  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正式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發改環資〔2025〕13號,下稱《通知》),明確加力推進設備更新、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提升回收循環利用水平等五方面共27項具體任務。要依法依規淘汰落后低效設備,自然少不了固廢及資源化利用行業的支持。
 
  相比去年,今年的“兩新”行動中,“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向“加強回收循環利用能力建設升級”進階,“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向“促進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升級”拓展,“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向“推動資源回收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邁進。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供銷合作社系統、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等要素被重點提及。
 
  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
 
  《通知》中提到,將支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加快設立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
 
  作為一家新央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2024年10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注冊資本100億元,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業務涉及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主要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預計每年廢鋼鐵的利用量將達到2.6億噸。截至目前,該集團已接連收下華潤、寶武、國家電投資產,做好了首輪業務定點。
 
  據董事長介紹,公司將同步設立多家專業化子公司,業務涵蓋線下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和廢鋼回收、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回收和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業務、退役風電和光伏設備回收、廢有色金屬回收以及廢塑料回收加工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扶持行業內其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健康運營,引領行業規范有序發展。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年末,力爭回收網絡遍布全國主要省區和城市,主要回收品類市場份額占到20%以上。
 
  覆蓋全國的基層再生資源回收站點:供銷合作社系統
 
  一直以來,分布廣泛、直達基層的供銷合作社都是我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傳統主力軍。數據顯示,供銷合作社全系統已擁有再生資源回收站點3.5萬個、分揀中心超過470個,培育了一批行業龍頭,廢舊家電規范拆解量約占全社會的3成。
 
  2024年8月,《全國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五年專項規劃(2024-2028年)》正式印發,提出加快實施“815工程”,即培育壯大80家左右的骨干企業,建設1萬個標準化、規范化回收站點,打造500個綠色分揀中心。其中還提出,要: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縣域分揀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中轉站為節點;村(社區)回收網點為前端;加工利用園區為后端,打造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
 
  “充分發揮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縣域經營服務網點多、分布廣的優勢,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城鄉環衛清運網絡‘兩網融合’,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下一步還將繼續發揮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各類經營服務網點“一點多能、一網多用”作用,拓展廢舊家電家具、農用車輛、農機具、廢舊農膜等重點品種回收渠道,進一步提升城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水平。
 
  75億元專項資源預算支持的重點領域: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
 
  2024年11月,財政部下達2024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專項資金預算,用于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發展,共計75億元。這一舉措標志著廢電器拆解進入財政補貼新時代,基金模式正式推出。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指出,專項資金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按照因素法分配,以結果為導向倒逼地方推進相關產業鏈升級。
 
  家電是電子廢棄物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以舊換新補貼到位,國內家電市場景氣度有望進一步提升,淘汰下來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數量也將增多。如何才能實現有效處理?從業者建議,可以參照廢舊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管理辦法,建立廢舊家電回收“白名單”制度,并通過“溯源碼”等建立起嚴格管理體系體系,防止流向不明、難以監管。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qq:137230772@qq.com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化工機械設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化工機械設備網,https://www.huajx.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